第一章 看世界的视角

为了用英语表达思想,首先需要明白英语是如何理解世界的。

理解世界的前提,是观察世界。

英语通过对话模型,确定了三种人称(第一人称、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)以及单复数的区分,进而建立起观察世界的视角。这种视角确立了说话者、听话者以及第三者之间的关系,决定了接下来如何表达对世界的理解。

一、了解“对话”

关于“对话”,最常见的情形是两个人面对面聊天说话。但是在本书中,对话的场景远不止如此。

想象一下,在两人下象棋的场景中,任意一方棋手走动棋子,对方都需要通过落子来回答。再如,一场羽毛球比赛上,站在场地两侧的两位选手,轮流将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。他们没有口头说话,却在通过球拍和羽毛球展开“对话”。只要两个人通过某种形式进行互动和交流,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的方式,都可以称之为对话。

二、对话模型

设想有二个人在对话。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,称呼自己为“我”,而称呼与”我“对话的另一方为“你”。此时,如果有一个人从此二人旁边经过,那么对于“我”来说,这个路过的人即为“他”(男性)或者“她”(女性)。如果经过二人旁边的是一只动物,那么对于“我”来说,这只动物为“它”。

英语词汇中,将上述的“我”记为I,“你”记为“You”,“他”记为“He”,“她”记为“She”,“它”记为“It”。

角色英文
I
You
He
Her
It

若上述对话的双方不是两个人,而是各为一群人,那么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,称呼自己一方为“我们”,而称呼与“我们”对话的另一方为“你们”。此时若外面有一群旁观者,对于“我们”来说,这群旁观者即为“他们”(男性)或“她们”(女性),而旁边跑过的三四只动物即为“它们”。

英语词汇中,将上述的“我们”记为We,“你们”记为“You”, “他们”、“她们”和“它们”统记为“They”.

角色英文
我们We
你们You
他们They
她们They
它们They

在对话场合中:

  1. 当任意一方称自己为“我”(一个人)或“我们”(多个人)时,也即声明了自己是“第一人称”;
  2. 而与自己对话的一方则为“你”或“你们”,属于“第二人称”;
  3. 所有不属于对话双方的人或物,都属于“第三人称”。

这种三个人称角色的关系构成了完整的对话模型。

英语用不同的单词来指代不同的人称,这些单词便称作人称代词。“人称”的含义是 “所称呼的人或物”。英语作为一门典型的物我两分的语言,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,所以自己这一方的人称是 “第一人称”。将自己和世界对立开来后,首先要考虑的是与自己对话的人或物,即“第二人称”(与自己对话的人或物),之后考察对话双方之外的人或物,“第三人称”。

任何一个人称中,如果只出现一个人/物,则该人称的数量是单数。如果出现超过一个数量的人的或者物,则该人称的数量上是多数,语法中称为复数。

数量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
单数IYouHeSheIt
复数WeYouThey

三、主格和宾格

设想在对话模型中,有人递茶水给对话的双方。这里,“递茶水”表示有人发出传递茶水的动作。而正在对话的双方各自接过茶水,成为递茶水动作的承受者。作为动作的承受者,描述第一人称“我”或“我们”的单词改称为“me”或“us”,描述第二人称”你“或“你们”的单词依然保持为为“you”。而描述动作承受者的第三人称“他”、“她”、“它”、“他们”的单词分别改为“him”,”her“,”it”,“them”。

本情景中,不同的人称作为动作的承受者,都称为宾语,其英文表达形式即宾格。相比之下,情景一和情景二中,不同的人称都是动作的发出者(第一第二人称都是对话动作的发出者,第三人称是旁观动作的发出者),都称为主语,其英文表达形式 即为主格。

举例:下棋是一种对话。如果在下棋的时候,“我”拿起一块棋子,准备放到棋盘中,发出“拿起棋子”这个动作的“我”,也即动作的发出者,叫“主语”。此时,如果天上突然掉下来一块小石头,砸到了我。则我是“石头砸”这个动作的“承受者”。英语中,动作的承受者叫“宾语”。 在这个例子中,不论“我”是发出动作还是承受动作,汉语的形式(格式)上都用文字“我”来写。而英语中,主动发出动作的我,格式上写成上面说的 I,称为主格;而一旦我承受某个动作,则此时需要将我写成 me,称为宾格。

人称代词
人  称主格 (动作的发出者)宾格 (动作的承受者)
单数第一人称Ime
第二人称Youyou
第三人称Hehim
Sheher
Itit
复数第一人称我们Weus
第二人称你们Youyou
第三人称他/她/它们Theythem

四、反身代词

反身代词帮助对话模型的各方强调自我。根据人称和单复数形式,反身代词有分类如下:

人称单数复数
第一人称myself 我自己ourselves 我们自己
第二人称yourself 你自己yourselves 你们自己
第三人称himself 他自己
herself 她自己
itself  它自己
themselves 他们自己

五、对话模型在生活中的意义

1、迅速区分各方角色

通过对话模型,我们能够迅速区分说话者、听话者以及被谈论者,使对话更加清晰、高效。

  • 第一人称代词(I/we)反映了说话者表达自我(的观点、情感和需求)的权利,。
  • 第二人称代词(you)则表示一种(听话者与说话者)平等的交流关系。
  • 第三人称代词(he/she/it/they)则描述了对话双方之外的人或物,是英语中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的体现。

2、理解第三人称与客观立场

站在第一人称(“我”或“我们”)的视角来看世界,避免不了主观成份的判断,例如“我认为xxx怎么样”。第三人称的使用标志着“客观视角”的引入。“客观”正是相对于“主观”,也就是相对于作为第一人称的“我”或“我们”而言的。

在生活中,第三人称不仅仅是对某个人或物的指代,它还具有更深刻的哲学和语用意义。通过第三人称代词,我们不仅能表达谁在谈话,谁是听众,还能够引入“旁观者”的视角。

例如,在许多法律和商务场合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请第三方做见证”,“交由第三方机构来鉴定”。这里的“第三方”正是指第三人称视角。通过使用第三人称,语言表达得以摆脱主观情感和个体偏见,转而进入一种客观的、外部的立场。这就是“第三方”的本质所在,它代表了一种跳出对话双方角色之外的“客人观察的视角”。

六、总结

本章通过对话模型,推导出三个人称,主格和宾格,并引申反身代词。请在学习完后,独立画出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表格,并陈述对话模型的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