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模型的各方,在表述世界万物时,需要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。
一、万物都可被命名:名词的分类逻辑。
二、基于数量的可数名词形式:单复数的区别和转化规则。
三、近指和远指:这杯茶很香,但那些花儿更迷人。
四、从泛指到特指:一只鸟飞进花园。那只鸟停在那棵树上。
一、万物都可被命名
万物都可被命名,命名万物的词称为“名词”。世间事物万万千,名词也有万万千。试图完全记忆所有名词是不可取的,因为每天都有新事物的诞生。作为学习者,我们首先需要记忆生活中常见的名词,它们可以基本分类如下。
分类 | 普通名词 | 专有名词 | |||
可数名词 | 不可数名词 | 专门指代特定的人或物的名词,首字母一般大写 | |||
个体名词 | 集体名词 | 物质名词 | 抽象名词 | ||
说明 | 单个的人或事物 | 一群人或事物 | 不能细分的物质 | 抽象概念 | |
举例 | doctor 医生 | police 警察 | water 水 | freedom 自由 | WHO 世界卫生组织 |
二、单复有别
在上述分类中,由于专有名词具有特指性,所以一般不再需要深入关注。值得关注的是普通名词,尤其是其中的可数名词。根据数量的多少,可数名词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:
- 单数形式: 用于指代一个个体的人或物。例如: an apple (一个苹果)。
- 复数形式: 用于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的人或物。例如: two apples (两个苹果)。
可数名词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,最常见的变化方式是在词尾添加后缀“-s”,如 apple 变为 apples. 然而,从单数形式转为复数形式,还存在其他特定的构成规则,甚至一些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并不遵循明显的规律,扼要总结和举例如下:
1. 一般情况:直接在单数名词词尾加 -s
- book (一本书) → books (多本书)
- car (一辆汽车) → cars (多辆汽车)
2. 词尾以 -s, -ss, -sh, -ch, -x, -z 结尾的词:在词尾加 -es
- bus (一辆公交车) → buses (多辆公交车)
- box (一个盒子) → boxes (多个盒子)
3. 词尾以“辅音字母 + y”结尾的词:将 y 改为 i,再加 -es
- family (一个家庭) → families (多个家庭)
- story (一个故事) → stories (一些故事)
注意: 如果词尾是“元音字母 + y”,则直接加 -s,例如:
- boy (一个男孩) → boys (男孩们)
- day (一天) → days (多天)
4. 词尾以 -f 或 -fe 结尾的词:通常将 -f 或 -fe 改为 -ves
- leaf (一片叶子) → leaves (多片叶子)
- knife (一把刀) → knives (多把刀)
- life (一个生命) → lives (多个生命)
例外情况: 有些以 -f 结尾的词,复数形式直接加 -s,初学时很少会遇到。例如:
- chief (首领) → chiefs (首领们)
5. 词尾以 -o 结尾的词:
- 通常加 -es: tomato (一个番茄) → tomatoes (多个番茄), potato (一个土豆) → potatoes (多个土豆), hero (英雄) → heroes (英雄们)
- 有些词加 -s: photo (一张照片) → photos (多张照片), piano (一架钢琴) → pianos (多架钢琴), radio (一台收音机) → radios (多台收音机), zoo (一个动物园) → zoos (多个动物园)
6. 不规则变化:一些单复数形式变化没有特定规则,可在平时学习中积累,单独记忆
- man (男人) → men (男人们)
- woman (女人) → women (女人们)
- child (孩子) → children (孩子们)
- tooth (一颗牙齿) → teeth (多颗牙齿)
- sheep (绵羊) → sheep (绵羊) (单复数同形)
- deer (鹿) → deer (鹿) (单复数同形)
三、近指与远指
对话模型的任意一方,可以根据距离自身距离的远近,指向其所述之物。
- 如果一个物体距离自己近,用 this (这个) + 该物之名。例如:this + book:这本书。
- 如果一个物体距离自己远,用that(那个) + 该物之名。that + book:那本书。
- 如果一堆(群)物体距离自己近,用 these (这些) + 这类物之名。these + apples:这堆苹果。
- 如果一堆(群)物体距离自己远,用those(那些) + 这类物之名。those + apples:那堆苹果。
this, that, these, those称为指示代词。除了上述用法,它们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件事物在时间上距离自己的远近。例如this year(这一年),those days(那些日子)。
四、泛指与特指
假设对话模型中,一方为A,另一方为B.
泛指,表示对话的一方A提及一物,例如”an apple”(一个苹果), “a bird”(一只小鸟), “some cats”(一些猫)。
特指,表示对话的另一方B对A所言之物做进一步的提及,例如”the apple”(这/那个苹果), “the bird”(这/那只小鸟), “the cats”(这/那些猫)。
举例,A与B在对话。一只小鸟从二人头顶上飞过。A说,“看,有一只鸟(a bird)” !B回复道,“我看到了,那只鸟(the bird)是绿色的”。如果小鸟飞近二人,则the 也可以改成this;如果小鸟逐渐飞离二人,则the也可以改成that.
英语中,用a或者an表示(有)一个物体或一件事情,而用the来锁定并展开讨论这个物体或这件事情。其中:
- a用于辅音音素前,而an用于元音因素前,例如a university(一所大学), an hour(一个小时)。
- 有些事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也用the来表示,不用a/an. 例如,the sun太阳,不用a sun.
- 如果谈论的是被演奏的西洋乐器,或者谈论的是上表所列的集体名词或物质名词,也用the来表示,不用a/an. 例如play the piano(弹钢琴),the public(公众)。
a, an和the宛如给名词带了个小帽子,故被统称为冠词。
五、总结
本章扼要地介绍了名词的由来和分类、单复数形式区别和变化规则,以及指示代词和冠词。学习时应当以理解为主,记住名词的分类、指示代词和冠词的用法。对于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变化规则,应当侧重对通用规则的理解,次要辅以对不规则变法的记忆。
此外,学习时应当注意,本阶段切勿贪多求全,找来各种辅导资料对本章知识进行大量补充——实际上,本章知识足以应对后续章节的学习。而你力图补充的知识,本书会在未来某些时间点陆续讲解。所以,如果这章学完了,请继续阔步前行,迈向第四章吧!